•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 学生工作

转发关于做好2023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

2023年04月05日 09:02  点击:[]

转发关于做好2023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


为坚守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秉持周恩来精神育人,服务地方、打造特色,贯彻“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核心思想,进一步彰显我校产教融合育人特色、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现组织开展2023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修订范围

2023年招生的所有本科专业。

二、修订重点

(一)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全过程,将立德树人内化到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深入发掘和提炼各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

1.德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继续将周恩来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优化“大平台、大师资、大文化、大课堂”大思政育人体系,培养具有“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业乐群的协作精神”四种特质的时代新人。(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学院)

2.智育:构建“一对接、两融合、三协同(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要素与生产要素融合、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校政协同、校企协同、校院(指大院大所)协同育人)”的产教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彰显“能力导向、分层递进、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厚品德、强基础、善实践、会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务处、各学院)

3.体育:构建面向人人教育理念下“1+3+N”(1:课堂教学;3:课外活动、训练、竞赛);N:通过组建N个协会或俱乐部强化专项体育技能)的大体育教学体系,通过“以赛促教,赛教相长”,培养学生体育习惯养成,掌握一项运动特长,达到健康第一、终生体育的目的。(教务处、体育教学部)

4.美育:通过课堂教学、艺术实践、校园文化等途径,进一步优化讲台、平台、舞台“三台融合”美育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爱好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教务处、设计艺术学院、团委等)

5.劳育:进一步优化“纵向4年不断线、横向专业全覆盖”的劳动教育体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掌握一项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各学院)

6.安全教育:构建“纵向分级、横向分类(分级:不同阶段、年级;分类:不同学科专业,理工科、文科专业分类教学)”的大安全观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教务处、保卫处、各学院)

(二)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定位

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淮阴工学院关于制定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淮工院[2020]53号,附件1)(以下简称《2020版指导意见》),结合各专业认证标准或行业标准,认真总结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合理调整专业方向和服务面向,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明确专业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要求,制定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专业特色明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三)统一专业总学分

四年制本科理工农类专业总学分统一为170学分,经管文法类专业总学分为165学分,艺术教育类专业总学分为160学分;五年制本科专业总学分为210学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按照双方合同约定学分执行。

(四)进一步优化完善课程体系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全面梳理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设置各课程模块及学分要求。不断整合优化、精选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将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堂, 对照《国家标准》《2020版指导意见》和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开足、开齐、开好专业核心课程,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2.调整完善部分通识教育课程

(1)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各个专业必须在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三类课程中开设2个学分课程,其中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至少1个学分。

(2)军事理论课程(2学分,36学时):20学时课堂理论教学,8学时线上平台资源理论教学,其余8学时在军训中实施完成。

(3)四史(1学分,16学时):每个专业必须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中选修一门,具体安排见附件3。

(4)形式与政策(2学分,64学时):各专业必须开足64学时,具体安排见附件3。

(5)大学体育(4学分,144学时):16理论学时(0.5学分)、128实践学时(3.5学分)。

(6)大学英语1(3学分,48学时)和大学英语2(3学分,48学时):32理论学时(2学分)、16实践学时(1学分)。

(7)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按需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文献检索等课程。

(8)就业指导课程(0.5学分,8学时)、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0.5学分,8学时)全部为实践教学,学生均可通过学分认定方式获取相应学分。

(9)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课程:理论教学8学时(0.5学分)。创新创业实践(5学分):包括创新创业和素质拓展两个类别,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方式获取相应学分,具体见《淮阴工学院普通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办法》(淮工教〔2022〕53号)。

(10)根据设计学类专业国家标准,设计类课程每20学时计1学分。

(11)军事理论课程归口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类课程归口创新创业学院,劳动实践课程归口学生工作处。

(五)突出实践教学要求

根据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参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号)建设内容与要求,继续加强与地方、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商量培养过程,共同确定培养计划,共同组织实施培养,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与能力,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工科、农类、艺术类专业原则上不少于40%,理科、经管、文法、教育类专业原则上不少于35%。最后1学年主要开展实践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校外为主,或者校内校外结合开展。

三、修订要求

1.各二级学院要充分重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成立以院长为组长、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修订本学院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各专业应成立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小组,成员应包括专业骨干教师、毕业校友、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专家等,具体负责本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培养方案需经所在专业全体教师讨论,并经各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论证审批。

3.各二级学院应结合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开展人才培养思想大讨论,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要将教育教学研究及创新创业成果“物化”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应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的重组、整合,避免因人设课;应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各专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要充分调动用人单位、行业企业及有关部门的参与,要通过毕业生、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等多种途径,调查了解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要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大学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结合专业实际情况,科学合理修订。

5.各公共课教学单位,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与相关学院充分沟通和研讨的基础上,制订并提交公共基础课程及通识教育课程修读方案及教学大纲,供各学院选择。

6.各专业在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同步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使课程内容、学时分配更为科学、合理、规范。在教学大纲中要特别体现课程目标对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达成支撑,加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时间安排

1. 4月30日前,完成调研、研讨和修订工作,各个环节均须有企业专家参与。

2. 5月8日前,完成2023级第一学期教学执行计划的系统录入工作。

3. 5月26日前,学校组织专家对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相关学院根据专家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4. 6月16日前,各学院提交定稿的2023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版和纸质稿(一式一份)。电子稿发至朱明康校内邮箱(zhumingkang @hyit.edu.cn),纸质版培养方案需学院院长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交至教务处教研科办公室。

联系人:朱明康、曹鹏 联系电话:83591097 、83591131